金正恩在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全球关注。 这次不仅是金正恩时隔6年再度访华,也是朝鲜领导人首次参加多边外交活动,打破了朝鲜惯例。 中国给足金正恩排面,金正恩专列抵达北京时,中方多名高级官员亲自到站迎接。 各国领导人大合照中,让他与中俄站正中央。阅兵仪式上,还有他微表情特写。
说起来,金正恩如今也是国际社会的香饽饽了。在华期间,金正恩同普京举行会晤,北约神经紧绷,之后回复韩国代表一句“是”,又让南韩政府头皮发麻。 最可怜的还是美国特朗普,他想见的人都在中国,他自己却来不了。 说起来,中朝俄如今高度认同的合作关系, 也是地缘政治与时局促成。 一方面,中国崛起过程中,面临西方阵营设置的重重阻碍。单打独斗绝不是明智之举,中国选择一边独立自主发展,一边奉行多变外交,与美欧分庭抗礼,这样提升国际地位的同时,还能在能源经济方面摆脱对美欧依赖。 另一方面,俄罗斯和朝鲜都长期面临美国制裁,他们对中国的需要就无需我多说了。 历史上,中国、俄罗斯,朝鲜也曾以“同盟”关系抗衡西方霸凌。 只是后来三国分分合合,给了西方可乘之机。 如今再次携手,中国到底该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与俄朝的关系呢,咱们可从历史中获取一些启发。 当年,先是朝鲜内斗,金日成清洗了国内亲苏势力,导致朝鲜和苏联关系分裂。 中国这时展现出超高的智慧,一方面主动撤回了援朝驻军,表达对朝鲜政治的尊重,一方面顶住苏联压力,于 1961年与朝鲜签署《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》,以法律形式确立军事同盟关系,巩固中朝关系。 中国这个朋友做得很到位了吧。 可是当中苏关系面临考验时,朝鲜的做法就不太地道了。 1960年,中国和苏联撕破脸,苏联撤回对华支援,朝鲜知道两头不能得罪, 推行“等距离外交” ,可是他并没有贯彻这一外交理念,当苏联给他多一点援助,他就倒向了那一边。 朝鲜不仅在经济上倒向苏联东欧市场让中国不满证劵配资网,安全上寻求核技术合作也引发中国担忧,还有在越南战争等国际议题上,中朝总是无法达成一致,两国矛盾越来越深。 1965年到1969年,中朝互访几乎中断,媒体层面也舆论战频发,甚至出现民间交流冲突。 两国友谊的小船眼看就要沉没了。 后来中朝苏友谊的小船再次起航,还是迫于美国压力。 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,而朝鲜因为击落美军侦察机,面临美国威胁,当苏朝两国同时陷入安全困境时,都想起了中国。 同年,朝鲜派高级代表团出席中国国庆,释放缓和信号。1970年,周恩来访朝,与金日成达成“搁置分歧、共御外敌”共识。
然而,中朝就好了20年,到了1992年中韩建交,朝鲜又闹起来了,甚至威胁要跟台湾省捆绑。 中国这次保持了战略淡定。朝鲜若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,那就没得谈。朝鲜想跟中国合作,就自己掂量掂量。 如大家所见,中朝已跨越隔阂,共谋发展。说到底,实力决定一切。中国当年在道义上仁至义尽,却还是遭到背刺,本质上是中国当时国力不够。 如今,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大国,中朝俄三国领导人齐聚中国就就说明了中国的核心地位。 多说一嘴,当年苏中朝关系不稳,苏联的责任很大。他作为老大哥,老想着怎么打小弟的注意怎么行。 如今,中国成了世界大国,看看中国是怎么稳住俄罗斯和朝鲜的。 对朝鲜,咱就是多援助,给安全感。 2025年7月《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》的重启具有里程碑意义,核心条款明确“一方受侵略时另一方全力军事支援”。 中国同步推进大规模援助,30万吨粮食抵朝缓解民生压力,500台农机助力农业现代化,中兴通讯升级通信网络,辽宁医疗队携防疫物资入境。 涉韩问题上,中国提出可行的方案,推动半岛局势稳定,给予朝鲜支持。 面对美日韩联合军演升级,中国辽宁舰编队巡弋黄海形成战略牵制,两国在联合国协同反对涉朝制裁,共同推动“三方共代”方案。 这种合作已超越意识形态羁绊,正如韩国机密文件承认的“中朝战略合作达前所未有高度”。 面对俄罗斯,中国给足“老大哥”的尊重,像是普京来华,中国给予最高的接待礼仪。 在国际社会,中国顶住西方国家压力,为俄罗斯的权益发声。 除此以外,中国也积极寻求与俄罗斯的合作,从小弟变身“金主”,让中俄关系更加牢固。昨天也写了,中俄签署“西伯利亚-2”号天然气管道备忘录,还在推进核电合作。这些合作让中俄利益最大化,成为两国关系基石。
中国还给足俄朝合作空间,这次普京和金正恩在北京会谈,就体现了中国的胸襟与气度。
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,生存逻辑终将超越主义之争,这正是中朝俄关系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韧性的根本原因。 我们还是清醒地认识到,三国的合作回暖并非情感回归,而是基于现实考量的理性选择。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中朝俄关系的起伏始终围绕国家安全与地缘利益展开。你有实力证劵配资网,有道义,你就能赢得尊重,是亘古不变的真理。
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